以实用性为前提的车室机能
打开Prius C前车门,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采双色设计的车门饰板,让以黑色为基调的内装架构增添了几许活泼气氛,并加入了银色饰板于车门部份,强化配色的多元性表现。若是对于第三代Prius车款较为了解的读者,看到了Prius C内装架构想必会有几分熟悉的感觉,特别是其方向盘采用了相同的四幅式造型,而安置于方向盘上方的圆形触控按键,也与Prius的使用操作方式相同,只需将手指轻触其上,中控台上的多功能显示屏,便会显示与按件相同的图案,并将触控位置填满颜色,显示驾驶者正使用按键功能。
沿续外观科技化的造型诉求,Prius C内装构成也以前卫丰富的线条为基础,并以驾驶人作为控键的操作导向设计。
沿用自Prius车款造型的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盘,上方同样具备了圆形触控式的按键控钮,可操作音响系统及安置于中控台上的MID多功能显示屏幕。
中控台上的MID多功能信息中文显示屏,除了拥有油电车款不可或缺的能源监视器外,并整合Hybrid系统做动指示器、ECO油耗评分、行驶距离及平均油耗、瞬间油耗、恒温空调及室外温度、时钟等显示机能。
Prius C用偏向驾驶位置的中控台机能配置,安置在中控台上方的数字式仪表亦较为偏向驾驶者,仪表内可显示时速、油量、档位及简易的车辆机能讯息。而镶崁在仪表右侧、具有3.5吋TFT液晶显示屏的MID多功能信息中文显示屏,除了拥有油电车款不可或缺的能源监视器,可实时显示油电动力的运作及电池回充状况外,并同时整合了Hybrid系统做动指示器、ECO油耗评分、行驶距离及平均油耗、瞬间油耗显示以及恒温空调的温度及室外温度显示,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显示机能,而车辆警示灯号则配置在MID显示屏右侧位置。
中控台上方的音响仍采独立控制,并未与MID多功能信息系统进行整合,而靠近驾驶人设置的大型旋钮式恒温空调系统,在使用上更具便利性。副手座前方具有USB外接音源插孔,在使用上较一般中央扶手内置式更具便利性,而方向盘前方亦具有开放式的置物空间可供使用,强化置物的便利性表现。
为了获取更为宽阔的车室空间表现,Prius C并未沿用 Prius车款悬浮式的排文件座造型,而是改采传统的锯齿式排档座设计,另外单区恒温空调也采旋钮式温度控制设计,并将操作面板配置在驾驶座侧,强化使用上的便利性表现。而在副驾驶座的前方,除了拥有大型手套箱可供放置物品外,并设计了一开放式的置物盒,左侧还具备了USB外接音源的插孔,在使用较一般设计在中央扶手的插孔更为便利。而值得一提的、则是副手座前方具有与座椅相同的花纹设计,增加了车室内的设计质感表现。
不因油电系统牺牲的空间表现
Prius C国内现行或是新一代的Yaris车款,都拥有更为宽裕的车身轴距设定,如此也为其带来更为宽扩的车室空间表现。虽然为了因应车顶凹槽导流设计,而必须牺牲些的头部空间,但藉由前后座头部刻意向上削薄的设计,仍可提供实用的头部空间表现,特别是后座车顶向下的外观沿伸线条,容易让人有后座头部空间不足的错觉,但实际乘坐仍有足够的头部空间表现,而膝部空间表现也符合一辆小型掀背车款应有水平表现。
Prius C座椅采用真皮及织布交互混搭的材质运用,中央采用布质部份可提高乘坐者身体止滑性的表现,后座车顶线条虽因应外观而刻意下压,但藉由头顶刻意削薄的设计,仍可提供合宜舒适的乘坐空间表现。
Prius C将镍氢电池模块安置在后座椅下方位置,不占用行李厢空间,让Prius C可提供与一般掀背车款相同的实用行李厢空间变化机能,后座椅背并具有6/4分离可向前倾倒设计。
以往油电车款较无法与汽油车款相比拟之处,便是为了容纳电池系统后而不得不牺牲的置物空间,而对于Prius C这类小型掀背车款来说,车室空间机能的利用更显得格外重要,于是原厂设计师利用小型化的镍氢电池模块,巧妙的安置在后座座椅下方,使其无论是车室空间或是行李厢空间表现,都完全与一般汽油车款相同,并具备后座4/6分离的折迭设计,让行李厢空间的运用机能更为灵活。
根据此前规划显示,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,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——路虎揽胜纯电版,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,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?
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!7月17日,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,官方指导价26.38万元,焕新专享参考价23.38万元。此外,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,官方指导价21.98万。焕新专享参考价17.98万。
低情商说法:奔驰卖的是车标;高情商: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。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,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!
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!空间!。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,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,高度增加 44 毫米,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,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——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,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,第三排不再是 “应急专属”。
今儿这台四驱版,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,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,好像连1.8L的雷凌都跑不过,这车看着小,但它真不小,轴距2米7,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,可爱吗?今儿这台四驱版,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,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,好像连1.8L的雷凌都跑不过,可爱吗?